2014年1月28日 星期二

140120 心得【閱讀】與時間有約:全方位資源管理

圖片取自網路
todo

  1. 閱讀《與幸福有約》,學習與家人的相處。
  2. 放棄控制,幫助別人建立能力、判斷力及特質。有人問你問題時,先反問他:「你認為什麼辦法比較好?」不必急著替他解決問題,他能夠、也應該自己解決。

summary

.第一部為定義、第二部是建立自我的第Ⅱ象限時間管理方法、第三部是運用到團體裡,尤其指工作及家庭。

時鐘與羅盤的差距。時鐘代表是我們的承諾、時間表、目標,代表我們做事的方法與時間管理。羅盤指的是遠見、價值、原則、信念、良知、方向等,也就是我們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
第三代=「最重要的事」是價值觀與目標的綜合。講求時間表,但人是無法掌控,時間管理的基本觀感念就是要緊得掌控權,但我們無法掌控他人。而真實生活中與人相處、共事,占據多數時間。
「原來我不只是個患者,還是個兇手!」每天都在處理一個接一個的危機。一件事非得被列為緊急事件才會有人去處理。

認清角色。第三代以前,時間分給了工作、給自我、又給工作。完全忽略了人的本質-扮演社會中的角色,導致生活不容易平衡,好管別人的時間,而變成沒人性的人。加入不同角色,時間分配以自己為主,不需要平均。如,兒子、父親、情人、朋友、下屬、財務人員…等。角色的定義凸顯出「重要但不急迫」的範圍。

.建立第Ⅱ象限的時間管理,並不是為了設計一套嚴密、無缺點的行事曆,而是要建立一種基本態度,讓你在每日每刻的抉擇都能以事情的重要性為原則

.能激發力量的使命並不是一件可以刪掉的「待辦事項」(*所以列為角色的目標,定期執行),而是生命的紀錄,是個人本質的一部份。

.整體-部份-整體。如,有些人做一週計畫時可能想同時追求兩個目標,一個是父母角色下的「建立親子關係」,一個是利器下的「運動健身」,這時就可以安排時間帶孩子去游泳,視部份為整體的一部份。

.第四代時間管理是一種注意「人」的思考,不只要有效率的、機械式的管理「事情」,更著眼於有效果的、集思廣益的人際互動。

.跳出自己的見解,聆聽,直到你能比對方更清楚表達他的觀點,然後鼓勵對方也這麼做。

content

總序
  • 正直的守信對象,是自然法則。
  • 先做個正直的人,再博取別人的喜歡,因為信任與尊重最後將為你帶來愛。

前言 找到心中的羅盤
  • 傳統的時間管理觀念是:只要提高工作效你便能掌控生活,從而感覺內心平和,而且有成就感。(*事實上不盡然)
  • 追求圓滿人生雖然沒有捷徑,卻有明確的道路,那是由人類所尊崇的自然原則舖設成的。這跟速度或效率沒有關係,重要的是你做那什麼?為什麼做?而不是完工的速度有多快。

第一部 時間與羅盤

定義
  • 本書第一部討論第三代時間管理為何無法縮短時鐘與羅盤的差距。時鐘代表是我們的承諾、時間表、目標,代表我們做事的方法與時間管理。羅盤指的是遠見、價值、原則、信念、良知、方向等,也就是我們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探討做事的方法,同時確認事情是值得做的。
  • 避免「急迫性偏執」,避免重要不緊急的事拖到變緊急。(*第二章將談,也就是以為忙著處理急事就是時間管理的一切),找出人生最重要的事。

第一章 最好的抉擇
.時間運用不在好或壞之間,而是在「好」與「最好」之間抉擇。
你的「最佳選擇」是什麼?多少時間與精力用在「最佳選擇」上?其中多少花在「不錯」的選擇。
一旦時間與羅盤之間存有落差,問題便產生了,我們沒有對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付出應有的心力。
往往在某種危機出現時,我們才警覺到我們安排時間的方式與自己真正的價值觀多麼不符。


.三代時間管理
「我要的是什麼?」釐清自己的價值觀
第一代=「最重要的事」往往就是當下碰到的第一件事
第二代=第一代觀念加上行事曆
第三代=「最重要的事」是價值觀與目標的綜合。講求時間表,卻視他人如「仇敵」,認為由於其他人的阻礙或擾亂,他們才無法按部就班完成計畫。
但人是無法掌控,時間管理的基本觀感念就是要緊得掌控權,但我們無法掌控他人。而真實生活中與人相處、共事,占據多數時間。屬於個人成就,別人就是絆腳石。第三代時間管理適合「當自己而非處於人際關係當中」的時間。

.時間管理本本上是從管理而非領導的角度出發。管理是依規範行事,領導則是自己訂定規範;管理是不逾越體制,領導則是要改革體制。事物可以管理,人卻需要領導。

第二章 急迫性偏執
第四代時間管理是建築在「重要性」的基本觀念上。

.迫切性的力量
追逐一切顯得迫切的事情,解決一件重要而迫切的問題後,心裡自然會升起短暫的成就感
「原來我不只是個患者,還是個兇手!」每天都在處理一個接一個的危機。一件事非得被列為緊急事件才會有人去處理。
傳統時間管理只會使迿迫性偏執更加嚴重,每天的行事曆只會讓人把焦點放在「如何將事情按照緊急的順序做完」。

要事VS急事
依重要與緊急,畫分出四個象限:
緊急 不緊急
重要 第Ⅰ象限 第Ⅱ象限
不重要 第Ⅲ象限 第Ⅳ象限


第Ⅰ象限:重要的事都是因為一再拖延或事前準備不周,而變成迫在眉睫。
第Ⅱ象限:荒廢這個領域將使第Ⅰ象限擴大。這部份的事情不會催促我們,必須主動去做,也是發揮個人領導力的領域。
第Ⅲ象限:大多數人花時間在此,自以為是第Ⅰ象限,不過是在滿足別人的期望與標準。如果無助於達成某種重要的目標的項目,屬於此象限。
主動思考,讓更多事情開始時,即歸屬於第Ⅱ象限。
第Ⅰ、第Ⅱ象限都重要,只是時間的因素改變了。當你落入第Ⅲ、Ⅳ象限,問題才會產生。
多把握第Ⅱ象限的事,好更有能力去處理第Ⅰ象限的事。

第三章 愛、生活、學習與發揮影響力

.原則
是最終能讓人得到快樂與高品質生活的因素,例如服務與回饋。
人對於物質、社會、心理、精神的需求交集之處,便是內在的火燄所在,即接下來要談正北方的自然原則。人的內心歸屬良知。
原則不等於價值觀。若以價值觀為基準的時間管理法,答案可能只適用於一個場合。而原則是永恆不變的真理。
農場法則。要得到成果,凡事必須按步就班,無法一步達成。

.人的四種天賦潛能
  1. 良知。透過以下方法來培養良知,多閱讀歷代的人生哲學書籍、從經驗中抽離出來得到新啟發、持續聆聽內在的聲音並回應它。
  2. 自主意識。強化它的最佳方法是信守承諾。
  3. 承諾。加強人承諾的能力,便是縮小承諾的範圍,漸次增加強度。如,維持每天同一時間起床。一個月不行、那就一周,做到後便會增加能力。
  4. 創造力。如,馬蓋先的無所不能。試著把自己從直覺反應中抽離出來,out of box思考。

.善用內心的羅盤
即此第三代時間管理與生活脫勾之處,第四代由此出發並強化。因為下一刻我們遇到什麼難以預料。

第二部 要事第一

重要的事有,建立自我、平衡人際關係中的各種角色
面對重要性總力有未怠,偶爾有衝突或是緊急事件插進來,沒有完美,而在我們預先做好心理的準備,再次權衡輕重。

.第二象限時間管理法,將重心由事情的「急迫性」移到「重要性」,從而學會在做決定時更靈活變通,而不是謹守死板的時間表。


第四章 第二象限時間管理:急所當急

.一週計畫表
作者強調以周為單位,容易計畫(相較於第三代的以日為單位)、容易執行、容易評估。
個人使命是一切的基礎,自然應列為第一步驟。

.認清角色
第三代以前,都沒有談過個人角色的議題,時間分給了工作、給自我、又給工作。完全忽略了人的本質-扮演社會中的角色,導致生活不容易平衡,好管別人的時間,而變成沒人性的人。
加入不同角色,時間分配以自己為主,不需要平均。如,兒子、父親、情人、朋友、下屬、財務人員…等。
以此為主,為生命的目標,先設計均衡的可能。角色的定義凸顯出「重要但不急迫」的範圍。
人必先「利其器」。讓自己的「器」更好,建立角色與目標時,保留一部份給自己,建立好自己才能與社會產生連結、產生綜效:對自己的目標,包含,生理的、社會情感的、心智的、心靈的。
個人角色的定義則應用於達成長期的目標,所以做週計劃時架構是以個人自我與個人角色的目標為出發點

.設定目標
如,杯子先後裝進石頭、沙子與水。要事優先(即第Ⅱ象限的要事)。若是先裝了水,其他都塞不進去。
多花時間在第Ⅰ、Ⅱ象限上,慢慢事重心移至第Ⅱ象限的準備、預防、充實自我等。
真實的生活不可能像計畫表那麼規律和一成不變。
建立第Ⅱ象限的時間管理,並不是為了設計一套嚴密、無缺點的行事曆,而是要建立一種基本態度,讓你在每日每刻的抉擇都能以事情的重要性為原則。

.實踐、評估
秉持信用與承諾實踐
一週結束後,先問自己:「我完成了那目標?」、「我遭遇到那些挑戰?」、「我做過那些決定?是否事最重要的事列為當務之急?」

第五章 驅動生命的夢想
記下你希望別人讚揚的貢獻

.付諸實現
能激發力量的使命並不是一件可以刪掉的「待辦事項」(*所以列為角色的目標,定期執行),而是生命的紀錄,是個人本質的一部份。
自問:「這真的符合我的使命嗎?」如果你覺得自己的使命能激發潛力,你已經在使命與真實綠甘間搭建起最重要的橋樑,只要不斷灌溉培養,使命將成為影響每一個抉擇的最大要素。

第六章 多重角色的均衡

.超越衝突,製造雙贏
從整體的萬理解「均衡」與「角色」,才能超越傳統的時間限制。傳統的時間觀念視不同的角色為互不相干的部份,爭奪有限的時間與精力,無法面面俱到。
相反的,由整體的角度來看,不同的角色之間是「雙贏」的關係,彼此之間不但緊密相連,更可產生補強作用。時間或午有限,然而因為不同的角色互補產生了更大的作用。主觀上反而有更多時間可用

.動態的平衡
古代蘇菲教派的教義:「我們總以為知其一才能知其二,因為一加一才等於二。其實我們不僅要懂得『一』是什麼,還要懂得『加』這個觀念才行。」

.以整理的角度釐清角色
每週寫下應該扮演的角色,讓自己保持警覺,每週不一定要對每個角色定目標,或每週都扮演同樣的角色,順其自然,有時只專注一個角色,才真正有助於實現人生的整體使命。如,
放棄令人欣羨的工作,以便專心照顧子女。聽從內在的聲音,選擇短暫的失衡,結合他人的力量,合力營造一個互賴的平衡狀態。

.均衡生活的妙方
透過對利器角色的反省(*即扮演自己),修養自己的人格與能力,使我們在扮演其他角色時更有精力與智慧。

第七章 依據自然原則設定目標

列出「可能項目」一覽表
待辦事項累積的速度永遠比完成的速度快,其中攪雜著重要和瑣碎的事情,不斷提醒我們有很多事情還沒做。更好的是將可能的項目,依角色區分,做成一覽表。

.設定有用的一週項目
核心焦點,在這個領域的事物不但是我們既關切又有能力影響的,同時也符合自己的使命,並且到了付諸實踐的恰當時機。(關切範圍>個人能影響範圍>核心焦點)

.如何將本章原則應用到週計畫表
在每個角色下列出可能項目,下週做計畫時參考。
訂一週目標時,偶爾停下來審視自己的良知,選出每個色角中最重要的事去做。

第八章 做好週規畫

.強調為何以週為單位的好處(vs 以天為單位)
舉例,如,特寫鏡頭(急迫性、感受上的需要、工作與活動、下一步)vs廣角鏡頭(長期的重要性、基本的需要、方向、整個生活)兩組鏡頭的調動。相對於只有一般鏡頭。

.均衡的更新
更新、改善與家人、朋友的關係
透過宗教活動強化內在的價值觀
利用休息與娛樂恢復精力
透過特別的興趣與嗜好展現才華
透過社區服務貢獻一己之力

整體-部份-整體
如,有些人做一週計畫時可能想同時追求兩個目標,一個是父母角色下的「建立親子關係」,一個是利器下的「運動健身」,這時就可以安排時間帶孩子去游泳,視部份為整體的一部份。
一旦有了「時間愈用愈多」的心態後,便可以一併追求更多目標。
要知道你的做法是否恰當很簡單,只要檢視當時內心的感受即可,只要感覺牽強,該意,表示你可能違反了自然原則,也許是勉強做太多事了。

.注意整體情境
以「在生命中的重要性」來衡量所做的每一件事
為了不讓生活脫離整體感,可同時運用「畫分時區」與「保留時間」做準備。
以前我以為每個小時都安排事情,後來才知道重點不是巨細靡遺,而是要把最重要的事列為當務之急。

如何將本章原則應用到週計畫表 每週撥出特定時間做第Ⅱ象限計畫
  • 每週選一天從事心靈更新、沉思、對自己承諾。
  • 如果你和別人一起生活或工作,每週和他們討論計畫,看有沒有什麼協調方式能達成每個人的目標。

第九章 與良知對話

.如何將抉擇付諸實行
第Ⅱ象限時間管理法的根本目的,是要延長外在刺激與行為反應之間的時間,使人更能以誠信的態度去因應,依據自然原則、需求、與能力審慎抉譯。

聆聽良知的指示而不敷衍。如,
「兒子,你還好吧?」
兒子抬頭看看你,發現你並不是誠心在問。
維持誠信的關係就是要「學習聆聽」,不但要聆聽良知的聲音,還要聆聽自己的反應。當我們聽到自己說:「是應該這麼做,可是…」時,馬上提醒自己「該怎麼做就怎麼做」,不要找藉口合理化自己的行為,要仔細聆聽良知的聲音。

如何將本章原則應用到週計畫表
  • 對外在刺激做出反應前,先思索:1. 提出有意義的問題 2. 聆聽良知的指示而不敷衍 3.勇敢實踐。

第十章 在生活中學習

如何進行一週評估?
  • 我達成了什麼目標?
  • 是什麼力量幫助我達成?
  • 我遭遇到那些挑戰?
  • 達成這些目標是對時間的最佳利用嗎?
  • 我如何使不同的目標與角色形成互補?
  • 我在某種角色中學習到的東中,如何應用到其他角色上?

.一週是大整體的一部份
  • 考量週與週之間的關係,可就一個月或一季進行評估,問自己:
  • 我在目標的設定與達成上,有那些成功與失敗的特定模式?
  • 我所設定的目標是否實際但富挑戰性?
  • 什麼因素做鞏一直無法達成目標?有那些方面可以再改進?
  • 我是否引發自己或別人不實際的預期?如何修正?

第三部 合作、共榮


.探討生命互賴的本質、如何以第Ⅱ象限的行動發揮統合綜效,創造群體共同的羅盤,尤其是發自內心的授權將使你的能力大增,做周遭的家人、朋友、同事績效更好,成就更大。

第十一章 從獨立到互賴

癌細胞最大的特微就是只顧自己,它侵蝕宿主的身體,直到宿主死已。癌細胞因而走向自殺之路。

組織授權必須從個人授權出發,內在修為和操守因而重要。組織行為其實就是組織裡所有人行為的總體表現。如,
有人問:「如便把秉持自然原則的領導風格引進國會?」
我反問他:「你怎麼對待老婆的?」
「對待老婆和帶人有什麼關係?」他又問。
我說「對待公眾的政策就是個人德道的擴大。」

信任
君子對不在場的人也一樣的信任。

以互賴的角度重新定義「當務之急」
由獨立個人模式轉換成互賴模式,大大影響我們決定如何善用時間,並重新定義何謂「當務之急」。你不妨思索以下問題:
  • 有效的完成工作比較重要,還是從現在開始花時間授權給部屬或孩子比較重要?那一種選擇會對你的時間、別人的時間、組織的時間產生較大的影響?
  • 花時間監督和控制別人比較重要,還是放手讓同僚們去做比較重要?
  • 花時間解決缺乏溝通所引起的問題,還是建立能夠有效溝通的關係比較重要?
  • 第四代時間管理是一種注意「人」的思考,不只要有效率的、機械式的管理「事情」,更著眼於有效果的、集思廣益的人際互動。

由於牽涉到人的因素,互賴中的時間管理是困難的,卻不得不做。

第十二章 雙贏的思維

試著了解對方,先真正的聆聽能達達出真正的敬意,進而創造信任。

缺乏信任與共識前,組織無法建立第Ⅱ象限文化。
中間又存在著人對重要的定義不明確,又欠缺溝通。

.如何在組織中創造雙贏
  • 確立希望達成的結果
  • 建立指達原則(如正北方原則)
  • 確認可以取得的資源
  • 定義責任評估
  • 共同面對後果

.意見不一致時
共同面對組織的心聲,跳出自己的見解,聆聽,直到你能比對方更清楚表達他的觀點,然後鼓勵對方也這麼做。
當問題發生在「你我面前」而非「你我之間」,你可以免去需要長達數月或是數年才能解決的罪張關係。
彼此不信任的職場環境,只會消耗大量時間

第十三章 授權練習

簡單而言,就是先做好自己的第Ⅱ象限管理,安排角色目標時,想著以提升織組綜效為前題。

我們不會真的「授與」他人一股權力,而是培養授權的條件,使他們運用自己的四種天賦完成授權,對第Ⅱ象限的投資產生可觀的回報。
條件一:可信賴度,設計一週工作目標時,自問:
為了完成工作與他人有效互動,我需要什麼知識和技能?
我是否有勇氣推動手邊的事務?
我是否考慮或顧及他人的需求?
我是否一直在找兩全其美的辦法?
我是否依據良知,以及個人使命和真正目標一致的方式行動?
條件二:信任。信任是所有事物的黏合劑
條件三:雙贏的責任協議。
條件四:自我監督
條件五:輔助的架構和系統
條件六:責任評估

服務型的領導
當授權的條件都實現了,服務型的領導將發揮效果。
當我們授權完成了,只專心在提供同仁協助服務,提出客觀的問題:
「你覺得這方法如何?和你的處理經驗一致嗎?」
「你可以用另一種觀點來看他人的作為,或是考慮其他作法。」
「你想過這種可能性嗎?」
放棄控制,幫助別人建立能力、判斷力及特質。有人問你問題時,先反問他:「你認為什麼辦法比較好?」不必急著替他解決問題,他能夠、也應該自己解決。
「用人做事」的模式和「因做事而造就有用的人」不同,前者只是讓人完成任務,後者會讓人擁有更多的創意統合綜效。

在影響範圍內培養自己的技術和能力,經過一段時間,你就能改變別人的成見。

第四部 以原則行事,生活平和、充滿力量

如何在辦公室、家庭、團隊裡顯現第Ⅱ象限的生活方式

第十四章 跳出舊習的框框

把全家聚集在一起,了解共同努力的目標,一起決定如何達成,這樣的過程便是授權。
不管你是不是組織正式的領導人,都可以在影響範圍內發揮作用。你可以提出問題、聆聽,讓團體反省如何將績效提升至另一個境界。這些並不是管理問題,而是領導,這正是第四代時間管理的新風貌。

第十五章 重拾平和、均衡的人生

平和就是「先做最重要的事」所發揮的功能。要事基本上就是四種需求-生活、愛、學習以及發揮影響力;先處理最重要的事就是四種天賦所揮的功能-良知、自覺、自主意志、創力,能使我們在堅守原則之下實現需求。

時間和運用時間的方式是我們最大的資產,關鍵在於我們不僅是花費時間,而是拿時間來投資。

與時間有約:全方位資源管理

First Things First:TO LIVE, TO LOVE, TO LEARN, TO LEAVE A LEGACY

2014年1月27日 星期一

140124-140126 weekend

140124

.中山@新都里懷石料理:公司聚餐首度踏入鼎鼎大名的新都里,不過光是前菜的季節生魚片就令人泄氣。「小姐請問季節生魚片有那些魚?」直到進包廂的第三位工作人員,才得到無言的解答。「有鮪魚、旗魚、○○」如果這樣叫做季節的話,也莫怪全球暖化地球滅亡了。

140125

今天實在太過於美好,雲朵令人忍不住多拍幾張了。
.北美館3檔:
見微知萌→台灣超寫實繪畫:即使明白畫得再怎麼逼真,都比不上相片一張。繪畫的刪刪減減,自由編輯色彩,表達的內心情境的確異於相片寫真。
夏陽的街上模糊行人
陳昭宏的肌膚
黃銘昌的風
顧何忠的靜物
周珠旺的砂石
黃嘉寧的日常煮食
2013 臺北美術獎
不意外地,得獎的一半都見過,需要更多新生代藝術家加入,台灣需要更多不怕吃不飽餓不死的人。

徐冰:回顧展玩耍符號,直觀,趣味,省思,中國有位截然不同的徐冰。西洋人自小就習慣了字體符號的日子。而對中國人而言,象形文字,需由理解起,應用居次。徐冰這點做的很好。這回展出的地書製作成即時通訊軟體,還真能敲出來聊天。非常非常有趣,深深意涵淺淺地說,充滿省思。

.萬華 URS27W@想像的容器:全新開張的URS27W,定位於影像,開幕第一檔想像的容器,也真的做到了。尤其當中〈重訪話語的大稻埕〉10支訪問在地商號的片子,談到大家為何依舊擺攤做生意,談到大稻埕的人情味,談到大家做生意的理想與堅持,再收在後續無人,年輕一輩都不進來這一區,垂垂老矣。長輩們言談裡收斂住悲觀,樂天知命。

.講座:生命裡的時光詩篇-談大稻埕電影短片-《時光之絆》拍攝(家劇場張哲龍導演、邱郵龍導演):碰巧正是座談會,聽兩位三十出頭工作者進駐此區,希望拉進更多年輕人。事實上,這兩年以來,大稻埕迪化街區加進了許多文創元素沒錯,但其實需要更紮實的核心,比如說,何不來開一間誠品大稻埕店呢?

.表演:2014 ISU滑冰表演賽:當掌聲總是響在空中三迴旋、原地快速旋轉,心就往下一沉,可怕的標準答案思考邏輯,彷彿人只要像機器一般練就特技即可,大陸人更是箇中的喬楚。

.表演:東坡運動定律 (by 發條鼻子 Clockwork Noses):製作者非常高明地挑戰劇場定義,我們一前一後行走在行人道上,而他在我背後演出獨角戲。加油!期待你的下一次創意。

140126

.關渡美術館*4
-陳伯義個展:台灣花費最高的遷村案(392億元),原來光是去年就看過陳伯義的作品兩次,一回是在BB ART,一張特殊輸出的相片價值不菲、一回即是紅毛港的專題,都是在台南。重要的是,他真的經營這個議題很深入,照片、文件、土地等等,期待他的下一步。

-你是懂了嗎?陳以軒個展:第二次看個展完整展出,更能明白那種不為人所知,雖然期待,但還是明白終究是不會真正懂得的心情。《In Between》攝影集的手法很有趣,膠裝書正中央夾住畫面裡人物的臉,讓我們永遠看不清。

-天人五衰:舊作們再利用。

-無河不流,有河必流:可惡的展出折頁,只有介紹作者,卻沒有作品論述,內容太深了,好想看懂啊啊啊~

.中山 MOCA@再會歷史─蔡志松:導覽老師鬼打牆地不停詞窮,講話不著邊際,是太緊張了嗎?蔡志松的成名作兵馬俑以及後來的雲圍繞的著同一個空的主旨。徐冰一把美國921的灰燼寫出的「何處惹塵埃」,對空的論述,我更喜歡。

.中山 微當代文創 @RYUCA「如果你笑的話」畫展:看不出成為一個展的必要所在。

.中山 新樂園@《無論如何,______之後》:業餘年輕學生朋友們,意圖之強,值得配服。

2014年1月26日 星期日

131020 心得【電影】艾瑪好色 Turn Me On, Damnit! (2011)

圖片取自網路
推薦原因至多五星
  • 故事★
  • 演技★★
  • 執行★
  • 音樂★★
  • 新意★★

.少女的好色心事。

.故事的一切設定都離我好遠好遠。挪威鄉下小鎮裡(隨著心情不好,而總是陰天)、即將16歲的少女AlmaHelene Bergsholm飾)、止不住地懷春、被眾人排擠、在學校裡被孤立。

.性慾主導了Alma的一切,週遭生活的細碎都成了她性幻想的素材,不光是想,她沒擦槍走火(我差點寫鮑)真是了得。60分鐘裡,她從沒閒著,從同學、色情電話、雜貨店老闆,平淡生活,對她而言活色生香。我老想著:「對,青少年的我,也就是這樣,成天性致高昂。」(現在就是唉聲嘆氣了。嘆~)

.可惜(我這什麼心態)總是沒成真,沒成了少女的情慾大冒險。聽說少女情懷總是詩,不過就我打探過,少女言情小說一類的,裡頭全是妖精打架。
這是些什麼書名來著…嘖。《皇后是個小妖精2:表白》、《壞女人強摘瓜》、《大王不敵太后》


Cast

Cast overview, first billed only:
Helene BergsholmHelene Bergsholm...
Alma
Malin Bjørhovde...
Sara
Beate Støfring...
Ingrid
Matias Myren...
Artur

2014年1月23日 星期四

愛你的可能 131013 心得【電影】淒厲人妻

圖片取自網路
推薦原因至多五星
  • 故事★
  • 演技★★
  • 執行★★
  • 音樂★
  • 新意★

.幽魂娜娜人鬼不必殊途的可能性。

.關於娜娜的故事請參考網友文章《鬼妻幽魂娜娜的真實故事》。娜娜的存在就像小時候台視的中國民間故事一般,好比我們老愛重拍《梁山泊與祝英台》的經典一般,娜娜的電影已有數個不同版本。
泰國鬼片不論再如何可怕,其實都赫不到我,文化中最大的差異點在於,他們根深蒂固堅信「善惡有報」,不濫傷害無辜的鬼,加上總是有善良的人。鬼會留存在陽世,目標達成後,希望也能早日升天。

.泰國人的笑料真的多到數不清,虧來虧去講笑話,明星裡真的紅得又長又久的,就是幾個長青諧星,廣告代言、主持節目,電視怎麼轉都那幾個人。
離家打仗的丈夫MakMario Maurer飾)征戰返家,妻子Nak(Davika Hoorne)卻因難產喪命,亡魂卻仍守著丈夫,一切如常守護家庭。原片名《พี่มาก..พระโขนง》透過翻譯是「非常謝謝你Mak哥」,點出本片深情的底層,令人意想不到,鬼怪搞笑浪漫愛情,全擠在一鬼卻是令人喜歡。
鬼片也能搞浪漫,圖片取自網路

.主題曲是泰國知性創作女歌手Palmy所唱,歌路像是戴佩妮,加上泰國元素,並揉合獨立與搖滾元素。不過我愛的大都是她的慢版情歌。


.結局令人意想不到,可以小哭一下。

2014年1月22日 星期三

131013 心得【電影】偉大的隱藏者 (2013)

圖片取自網路
推薦原因至多五星
  • 故事★
  • 演技★★
  • 執行★★
  • 音樂★
  • 新意

.南韓眼裡的北韓特務部隊。

.故事本身薄弱到,我不禁想著編劇是邊打瞌睡邊寫劇本的?

.金秀賢是近年韓國新興的男演員,有著標準的韓國人長相,鳳眼、臥蠶,挺鼻加上噘到不行的嘴唇,好像下一支接拍的就是唇膏廣告那樣。上一部電影《神偷大劫案》裡深情款款為愛犧牲的角色,讓他獲得人氣,突然間就成了本片男主角,而全部的演技壓寶在他身上。

演出北韓特別部隊潛入南韓待命,設定他必須裝成個傻子,就地生活觀察,每兩個月必須在「兩個人以上的場合,當眾拉屎」,裝瘋賣傻,等待一日上級命令為國爭光。原以為能看到兩韓緊張爭峰的諜對諜,但卻是失望了。編劇啊~你在想什麼啊~啊~

.武打,令人激賞,不過都身為間諜了,怎麼還只有拳拳到肉一招(槍擊不死,不算一招,是作弊!),就算是特務大隊長前來,夥伴變敵人,還是簡單直線地你打我,我打你。我傻眼了。半點尖端科技都沒有的土法鍊鋼。


演員[編輯]

主要角色[編輯]

  • 金秀賢 飾 元流煥/方東九(少年:宋準英
    24歲。北韓間諜,五星組第三任組長。
  • 朴基雄 飾 李海浪/金敏秀
    24歲。北韓間諜,黑龍組第三任組長。
  • 李玹雨 飾 李海真
    18歲。北韓間諜,五星組第四任組長。

2014年1月21日 星期二

140118-140119 weekend

140118

北投捷運站晃一晃:拿到Solo Singer Inner製作的北投地圖,來重新認識一次北投。逛過老街、體驗青磺名湯、再晃到北投市場(北投市場範圍之大)、晃回溫泉路,再尋覓到穀倉再生的拾米屋
跟人產生有趣的對話:
川端康成說,泡溫泉最好的時間是5、3、3、2、2、2」大叔強調,溫5分鐘後休息5分鐘、再3分鐘後休息3分鐘,以此類推。「除了心臟不好、糖尿病以外,要泡到高於脖子」另位阿伯分享。「休息後,去泡冷水,進去後不要動,就不會覺得冷,直到你覺得身體暖起來了。」學習良多,謝謝大家。連泡熱水也是,真的不動就不會覺得燙了。
「我吃矮仔財魯肉飯吃十年了,我老公都說『啊你都不會膩喔』,也可以點白飯加松阪豬,加一個魯蛋跟湯我就好飽了,這樣才六十元。不過不能常吃太重鹹了。」大姐分享,其實我很想多聽她聊聊老公。

每回經過捷運明德站都見到這景色,終於我來了。

適合野餐的地方
明德捷運站@磺溪彩虹健康步道 北投段:搭淡水線十年了,每回經過這段路,總被它的美感驚醒,暫時放下手邊動作。總算來了,流水帶給生活的美無以言喻,下回就來溪邊野餐吧,點也找好了。

北投 明德或石牌站@【女藝會展訊】物‧蟄-吳妍儀,張雅萍,黃盟欽三人聯展:展區也太偏遠,因此經過石牌市場,也算是收獲。

中正 台北藝術村@用我的〈 〉交換你的〈 〉With my < >, trade your < >劉文瑄投影投在電風扇上,融合國畫大家的作品,詩意盎然。

中正 華山 紅磚@蚤物市集:好樣VVG再一作,買到美麗的蠟燭,卻忘了帶走…

140119

永安 美麗永安@甜蜜憂鬱-當代藝術創作聯展:跟之前的作品還沒再拉出新的層次來。

大安 索卡藝術中心@張雍 / 第一個十年:張雍才35歲…
受到影響,下次拍照時,帶本詩集,到想拍照的地方,隨意翻開,就地拍出一首詩

大安 爵士藝術@阿空的視界 - 翁俊卿個展:又一個拍蓮花的。吹皺了池水裡蓮花的影子,美不勝收。高反差的枯枝黑白也很美。
腳踏車擴大的行動力,在八德路邊,形制特別的宿舍

大安 MOT art @盧昉個展 - 「出古入今II:玩轉古畫」:嚴肅地搞笑,過人的技巧與考究。「有些寶藍色,材料是藍寶石,作出來大概一條原本45元的藍色,考究的材料要花上一萬五。」

大安 小路上 藝文空間@ {地層記憶} 鄭森雨 - 服裝創作個展:聽見有人積極推廣自己,主動連絡世界重要媒體(如《裝苑》),這樣真好,年輕人世界是你們的。

2014年1月20日 星期一

★先學會如何讀書,妙用無窮 140113 心得【閱讀】如何閱讀一本書

圖片取自網路

todo

  1. 判斷一本書是否值得做分析閱讀?先看書名頁,快速看過序→研究目錄頁,看架構→若有索引也先檢閱,看涵蓋了哪些議題→書衣→最後一步,把書打開來,東翻西翻,唸個一兩段,有時僼連續讀幾頁,但不要太多。
  2. 偉大的作者也是偉大的讀者,想要了解他們,不妨讀一讀他們在讀的書。

summary

  • 本書架構出,如何與書、與作者對話?把讀者拉到平等的位置,與作者溝通。不如說,如何一個不在眼前的朋友深度溝通。
  • 本書是為那些想把讀書的主要目的當作是增進理解能力的人而寫。(分析閱讀)、學術研究(主題閱讀,作者是學校老師,因為學生列書單做研究的能力不足,而寫此書)(前題作者並沒有特別寫出來的,如此費工,是特別對自己影響深遠的書,因此做努力。)
  • 大部分學習類的書以論說性作品為大宗,又包含實用性(有關行動的問題)理論性(知識相關)。尤第一篇、第二篇的閱讀方法,特別是為理論性書為使用對象。
  • 理論性作品可劃分為歷史、科學(與數學)、哲學。實用性作品則任何界限。
  • 分析閱讀的規則,是在找出一本書(理論性的書)在談些什麼:
1. 分類,依照書本的種類與主題做分類。
2. 摘要,用最簡短的句子說出整本書在談些什麼?
3. 整理綱要,依照順序與關係,印出全書的重要部分。將全書的綱要擬出來之後,再將各個部的綱要也一一列出。
4. 命題,找出作者在問的問題,或作者想要解決的問題。
5. 共識,詮釋作者使用的關鍵字,與作者達成共識。
6. 主旨,從最重要的句子中抓出作者的重要主旨。
7. 論述,找出作者的論述,重新架構這些論述的前因後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張。
8. 確定作者已經解決了那些問題?還有那些是未解決的?在未解決的問題中,確定那些是作者認為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
  • 第三篇起開始談實用性,以及其他各種文字性質的文章
  • 閱讀是為了向比我們強的人學習理解我們所不了解的事物。(報導、新聞等僅是資訊,需要更深入才是學習,尤其學習是費力的!)
  • 蒙田說:「初學者的無知在於未學,而學者的無知在於學後。」第一種無知是連字母都沒學過,當然無法閱讀。第二種的無知,卻是讀錯了許多書。
  • 受教是一種美德。最能學習的讀者,也就是最能批評的讀者。完全讀懂了再評論(跟評價一個人相同,我們不輕易評價人)
  • 關於評論,暫緩評論,也是一種選擇。在你說出「我同意」、「我不同意」、或「我暫緩評論」之前,你一定要能肯定地說:「我了解了」
  • 哲學家所提出的問題,比其他任何人所提的問題都簡單而重要。孩子的問題除外。
圖片取自網路

content


第一篇 閱讀的層次


第一章 閱讀的活力與藝術

  • 電視觀眾、收音機聽眾、雜誌讀者所面對的是一種複雜的組成--從獨創的華麗辭藻到經過審慎挑選的資料與統計--目的都在讓人不需要面對困難或努力,很容易就整理出「自己」的思緒。但是經過這些精美包裝的資訊效率實在太高了。讓觀眾、聽眾或讀者根本用不著自己做結論。

  • 主動的閱讀。
閱讀愈主動,效果愈好。(主動與內文、主旨互動)讀者對他自己,以及自己面對的書籍,要求得越多,獲得的就越多。
好例子,就閱讀的接收與作者的互動。如,
捕手在接球時所發揮的主動是跟打擊手或投手一樣的。投手或打擊手是負責「發送的工作」,他的行動概念就是在讓球動起來的這件事上。捕手或外野手的責任是「接收」,他的行動就是要讓球停下來的這件事上。兩者都是一種活動,只是方式有點不同。如果說有什麼是被動的,那就是那只球了。球是毫無感覺的,可以被投手投出去,也可以被捕手接住,完全看打球的人如何玩法。作者與讀者之間的關係也很類似。寫作與閱讀的東西就像那只球一樣,是被主動、有活力的雙方所共有的,是由一方開始的,另一方終結的。
捕手(讀者)的藝術就在能接住任何球的技巧。閱讀的藝術也在盡可能掌握住每一種訊息的技巧。只有當捕手和投手(作者)密切合作時,才會成功。(此比喻有一點不恰當之處,球是個單純個體,不是被完全接住,就是沒接住。而一本作品卻是一個複雜的物件,可能被接受得多一點,可能少一點。)運用閱讀以增加資訊與洞察力,與運用閱讀增長理解力是很容易區分出來的。

  • 閱讀的目標:為獲得資訊而讀,以及為求得理解而讀
第一種意義,追求理解力與作者相當。
第二種意義,讀原本不怎麼了解的東西。
簡單來說,我們只能從比我們更高桿的人身上學習。只要我們努力運用本書中的技巧在有益的讀物上,每個人都能讀得更好,學得更多,毫無例外。

  • 閱讀就是學習:指導型的學習,以及自我發現型的學習之間的差異
想要被啟發,就是要去理解。如果用你記得住什麼事情,和你解釋得了什麼事情之間的差異來說明,就會比較容易區別。
蒙田說:「初學者的無知在於未學,而學者的無知在於學後。」第一種無知是連字母都沒學過,當然無法閱讀。第二種的無知卻是讀錯書

  • 老師的出席與缺席
閱讀是跟一位缺席的老師學習,發問老師無法回答。

第二章 閱讀的層次
  • 追尋理解。「有些書可以淺嘗即止,有些書是要生吞活剝,只有少數的書是要咀嚼與消化的。」by Francis Bacon。

第三章 閱讀的第一個層次:基礎閱讀
  • 更高層次的閱讀與高等教育
  • 不能再假設所有的學生都能做到有效的閱讀。基礎指的是,懂得文字本身。

第四章 閱讀的第二個層次:檢視閱讀
  • 檢視閱讀一:有系統的略讀或粗讀
這本書是否值得做分析閱讀。先看書名頁,快速看過序→研究目錄頁,看架構→若有索引也先檢閱,看涵蓋了哪些議題→書衣→最後一步,把書打開來,東翻西翻,唸個一兩段,有時僼連續讀幾頁,但不要太多。

  • 檢視閱讀二:粗淺的閱讀
這要找到對的方向,不論是多困難的書,只要原來就是想寫給大眾讀者看的,那就不該有望之卻步的理由。

  • 閱讀的速度
不只是要能讀得快,還要能用不同的速度來閱讀--要知道什麼時候用什麼樣的速度是恰當的。

  • 理解的問題
速讀的問題就出在理解力上,所謂理解力是超越基礎閱讀層次以上的理解力,也就是造成問題的根源。

  • 檢視閱讀的摘要
在閱讀一本書的時候,慢不該慢到不值得,快不該快到有損於滿足與理解。速度只是閱讀問題一個微小的部份而已。

第五章 如何做一個自我要求的讀者
  • 主動的閱讀基礎:一個閱讀者要提出的四個基本問題
任何一種超越基礎閱讀的閱讀層次,核心就在你要努力提出問題(然後盡你可能的找出答案)。

  • 如何讓一本書真正屬於你自己
閱讀一本書應該像是你與作者之間的對話。(*很多程度,比喻跟一個人面對面對話更好,包含我們要想想眼前這個朋友的出身背景、專長…等,去推敲現在談話內容,所代表的真實意涵為何?這個朋友就是作者。)一旦了解老師的說法後,還要能夠跟老師爭辯。在書上作筆記,其實就是在表達你跟作者之間相異或相同的觀點。這是宗對作者斷付出的最高敬意。

  • 三種做筆記的方法
檢視閱讀:記下結構
分析閱讀:記下概念
主題閱讀:記下辯證(針對一場討論情境的筆記,這場討論是由許多作者所共同參與的)

第二篇 閱讀的第三個層次:分析閱讀


第六章 一本書的分類 理論性或是實用性的書
  • 書籍分類的重要性。
分析閱讀特別適用於論說性的書
如果我們要跟隨這些書辭的指導,那就應該學習以適當的態度來閱不同的書。

第七章 透視一本書
分析閱讀後,要能使用一個單一的句子,或最多幾句話(一小段文字)來敘述整本書的內容。

  • 駕馭複雜的內容:為一本書擬大綱的技巧
作者擬定了綱要,以寫出一本好書。而你則要擬定你的綱要,才能讀得明白。
你可能猜對了一本書的主題重點,但你還是需要自我訓練,證明你是「如何」,又「為什麼」這麼說。因此,要求你將書中的重要部份列出綱要,並說明這些部份如何印證,發展出全書的主題,就有於你掌握全書的重點摘要。

  • 閱讀與寫作的互惠技巧
讀者要是發現書中隱藏著的骨架。而作者則是以製造骨架為開始,但卻想辦法把骨架隱藏起來,他的目的是,用藝術的手法將骨架隱藏起來,或是說,在骨架上添加血肉。

  • 發現作者的意圖
找出作者要問的問題。一本書的內容就是一個或多個答案。
理論性書的問題:某件事存在嗎?是什麼樣的書?發生的原因是什麼?或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存在?或為什麼會有這件事的存在?這件事的目的是什麼?造成的影響是什麼?特性及特徵是什麼?與其他類似事件,或不相同事件的關連性是什麼?這件事是如何進行的?
實用性書的問題:有那些結果可以選擇?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手段才能獲得某種結果?要達到某個目的,應該採取那些行動?以什麼順序?在這些條件下,什麼事是對的或怎樣才會更好,而不是更糟?

  • 分析閱讀的第一個階段
作者比喻為讀書的技術。如滑雪,練習的目的使我們身心都記住相關技巧,滑雪的當下是無法刻意記住技巧的。內化的知識。

  • 分析閱讀的四個規則,是在找出一本書在談些什麼:
1. 依照書本一種與主題分類。
2. 摘要,用最簡短的句子說出整本書在談些什麼?
3. 依照順序與關係,印出全書的重要部分。將全書的綱要擬出來之後,再將各個部的綱要也一一列出。
4. 找出作者在問的問題,或作者想要解決的問題。

第八章 與作者找出共通的詞義
雖然有的作者說明或架構不懂,若讀者是自主學習,就要靠自己學懂,即使不通順。找出詞義雖難,但卻是理解作者的唯一途徑,就像貼心地想朋友談話時,真正表達的是什麼?

  • 單字詞義
因為語言並不是完美傳遞知識的媒介,因而在溝通時也會有形成障礙的作用。追求具備詮釋能力的閱讀,規則就在克服這些障礙。我們可以期望一個好作者盡可能穿過語言所無法避免形成的障礙,和我們接觸,但是我們不能期望只由他一個人來做這樣的工作。我們應該在半途就跟他相會。

  • 專門用語及特殊字彙
大多人都習慣於沒有主動的閱讀。沒有主動的閱讀或是毫無要求的閱讀,最大的問題就在讀者對字句毫不用心,結果自然無法跟作者達成共識了。

  • 找出字義
由於一字多義,讀者要多利用上下文自己了解所有的字句,推敲出作者詞意,不論這個方法多費力,但卻是唯一的方法。
找出重要的關鍵字,確認每個字不同義的轉換,並與作者找出共通的詞義,你對一本書的理解力就會增加非耐了。很少有此小小的習慣改變,卻會產生如此宏大的效果。

第九章 判斷作者的主旨

分析閱讀到此,目的是在詮釋作者的意圖,及乎和第一階段發展方式背道而馳,第一個階段的目的是掌握結構大綱。我們原先將一本書當作是個整體,談到書中的主要部分,再談到次要的部分。不過,你可能也猜得到,這兩種方法會有交集點。因此,這兩個過程,掌握大綱與詮釋意圖,在主旨與論述的層次中互相交集了。你將一本的各個部份細分出來,就可以找出主旨與論述。然後你再仔細分析一個論述由哪些主旨,甚至詞義而構成。等這兩個步驟你都完成時,就可以說是真的了解一本書的內容了。

  • 句子與主旨
句子與段落是文法的單位,語言的單位。主旨與論述是邏輯的單位,也就是思想與知識的單位。
閱讀論說性的作品,除非你能越過語言的表象,看出其中的意義,否則你就無法處理有關詞義、主旨與論述--思想的要素--的問題。只要文字、句子與段落是不透明的、未解析的,他們就是溝通的障礙,而不是媒介。你閱讀了一些字,卻沒有獲得知識。

  • 找出關鍵句
作者溝通的主要核心是他所下的肯定與否定的判斷,以及他為什麼會這麼做的理由。因此,要掌握住重點,就要從文章中看出浮現出來的重要字句。
讀者一定要替自己找出作者的關鍵句,如果發現在閱讀時,有的一讀便懂,有的卻難以解理時,他就可以認定這個句子是含有主要的意義了。
找出主旨的線索,不是在前提就是結論中。
為了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句子而暫停,而不會為了感到困擾的句子而暫停。

  • 找出主旨
用你自己的話來說,是測驗你懂不懂一個句子的主旨最好的方法,你就和作者找到了共識。
不求理解而只背誦文字,只是成為文字的奴隸。

  • 找出論述
整理出書中重要論述的段落,與主要的句子一起架構,把一些應該排序而讀的句子標示出來,重新排序,找出最適當的表達論述層次。

  • 分析閱讀的第二個階段,找出一本書到底在說什麼
5. 詮釋作者使用的關鍵字,與作者達成共識。
6. 從最重要的句子中抓出作者的重要主旨。
7. 找出泉署的論述,重新架構這些論述的前因後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張。
8. 確定作者已經解決了那些問題?還有那些是未解決的?在未解決的問題中,確定那些是作者認為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

第十章 公正地評斷一本書
閱讀一本書是一種對話,讀者是最後一個說話的人,就是公正地評斷它。
同意一本書就要接受它的論述,無論是論說或是實用,就是希望讀者採取行動。

一本好書值得主動的閱讀。主動的閱讀不會為了已經了解一本書在說什麼而停頓下來,必須能評論,提出批評,才算真正完成了這件事。

  • 受教是一種美德
最能學習的讀者,也就是最能批評的讀者。最終對一本書提出問題,就作者所討論,提出自己的想法。

  • 暫緩評論的重要性
完全讀懂了再評論(跟評價一個人相同,我們不輕易評價人)
在你說出「我同意」、「我不同意」、或「我暫緩評論」之前,你一定要能肯定地說:「我了解了」
缺乏理解,無論肯定或否定的意見都無意義。

第十一章 贊同或反對作者
  • 偏見與公正
一場好的辯論是不會為假設而爭吵的。譬如作者明白地請你接受某個前題假設,你就不該因為也可以接受相反的前提假設就不聽他的請求。
適用於論說性的書,但不適用於小說、詩集

第十二章 輔助閱讀

到現在才提出外在閱讀的主要理由是:許多讀者太依賴外在的輔助了,我們希望你了解這是毫無必要的。一本書困擾住你時,我們也不會建議你去閱讀評論這本書的文章。整體來說,在你找尋外力幫助之前,最好能自己一個人閱讀。如果你經常這麼做,最後你會發現愈來愈不需要外界的助力了

  • 相關經驗的角色
有些書需要特殊經驗,如醫生專長,我們是無法理解,一定要透過作者的身份。而一般經驗(人類的共通經驗),就像閱讀詩或哲學者,都是訴諸人類的共通經驗,人人都有。
驗證自己是否適當運用自己的經驗,來幫助自己讀懂一本書呢?←你能舉出類似的例子嗎?(若有即大致了解重點)否則就該重新回到原點,再讀一次他的論點。

  • 其他的書可以當作閱讀時的外在助力
偉大的作者也是偉大的讀者,想要了解他們,不妨讀一讀他們在讀的書。
讀與巨著相關的著作,且依寫作年表前後來閱讀,有些書的對話是有時間順序的。

  • 如何運用導讀與摘要
先看完書後,再看導讀,避免被引導先入為主。事後再比較,就像跟一位同好討論一般。
讀導讀書是很有趣的事。你已經讀過全書,也都了解了。而那位導讀者也讀過這本書,甚至可能讀了好幾次,他對這本書有自己的理解。你接近他的作品時,基本上是與他站在同一個水平上的。然而如果你在閱讀全書之前,先看過他的導讀,你就隸屬於他了。

  • 如何運用工具書
對一無所知的人來說,工具書可說是毫無用處。工具書並不是茫然無知的指南。

  • 如何使用百科全書
含,按字母排序的文章、再含某個主題的關鍵與大綱--基本上就是一個目錄。
字典是關於文字的,而百科全書是關於事實的。

非是索引都是依字母排序的。與目錄不同。

第三篇 閱讀不同讀物的方法


第十三章 如何閱讀實用型的書
  • 說服的角色
作者的目的是什麼?他建議用什麼方法達到這個目的?

  • 贊同實用書之後
找出作者要你做什麼?了解他要你這麼做的目的。而實行它,是我們對作者的認同。

第十四章 如何閱讀想像文學
  • 讀想像文學的「不要」
闡述一個經驗的本身,不要抗拒想像文學帶給你的影響力,無需找出共識、主旨或論述。那是邏輯的,不是詩意的,二者完全不同。
論說性作品是教導我們基本的原理,而想像文學則藉由創造我們可以從中學習的經驗,教道我們衍生的意義。
在你衷心感激作者試著為你創造的經驗之前,不要批評一本想像的作品。
最後,不是反對或贊成。而是喜歡或不喜歡。

第十五章 閱讀故事、戲劇與詩的一些建議
讀通這些文學作品,唯一要做的就是去感受與體驗。
  • 如何閱讀故事書
讀得很快,全神投入,不要心存疑慮,盡量試著活在書中的世界,而不是你的世界。
小說能碰觸到潛意識的層面。
在故事書中--小說、敘事詩或戲--公理正義確實是存在的。(*儘管這個世界不是,我們在故事中尋找認同)因此,在批評小說時,我們要小心區別這兩種作品的差異:一種是滿足我們個人特殊潛意識需求的小說--那會讓我們說:「我喜歡這本書,品然我並不知道為什麼。」另一種則是滿足大多數人潛意識需求的小說。用不著說,後者會是一部偉大的作品,代代相傳。

  • 關於史詩的重點
史詩的文體為?(有念的,也有唱的,因此有韻文)
「史詩的文體包括三個方面:(1)韻文(2)散文(3)散韻結合」(
世界上最長史詩《格薩爾》的藝術形式)

  • 如何閱讀戲劇
真正的戲劇完成的狀況是台上演出的,讀者要能假裝看到演出的實景,想像你是導演,如何演出這一幕幕。

  • 關於悲劇的重點
同樣不是光用讀的。
希臘悲劇,是一次演出三幕的,三幕談的都是同一個主題。

  • 如何閱讀抒情詩
讀詩無需懂不懂,一品氣讀完,不要停。(與其他難懂的文體同樣,都是不需要停下的,如科學、數學。)
接著重讀一遍--大聲讀出來。朗誦出來,你的耳朵會抗議眼睛所忽略的地方,詩中的節奏或是有押韻的地方,能幫助你把該強調的地方突顯出來,增加了解。
多搜集關於作者及背景的資料,幫助了解。

第十六章 如何閱讀歷史書
  • 定義:針對過去某段時期、某個事件或一連串事件的敘事。所謂的事就是「故事」。

  • 難以捉摸的史實
一旦事實發生也過去了,讀者便欠缺當下的證明,真正的史實是難以驗證的。

  • 歷史的理論
小說比較近似過去的故事,像小說,而非科學。
歷史學家靠編纂、套上個人主張的假設歷史人物的行為模式。

  • 歷史中的普遍性
閱讀歷史的兩個要點,第一對於你感興趣的事件或時期,盡可能閱讀一種以上的歷史書。第二探究人們當時行動的原因。

  • 閱讀歷史書要提出的問題
歷史會建議一些可行性,因為那是以前的人已經做過的事,引導我們做改變,嘗試表現出更好的自我。

  • 如何閱讀傳記與自傳
傳記可分為,單方面的官方傳記、授權本的傳記(還活著的人都採此法)
閱讀傳記就像閱讀歷史,盡可能去閱讀你能找到的資料。

  • 如何閱讀關於當前的事件
(*如新聞)
即使當前事件,我們仍然極難擁有足夠的事實佐證。
記者,只是掌握一小範圍內所發生的事,再報導出來的人。

第十七章 如何閱讀科學與數學
一是偉大的科學與數學經典之作、二是現代科普著作。

  • 了解科學這一門行業
運用閱讀論說性作品的規則,尤適用於科學與數學。

第十八章 如何閱讀哲學書
  • 哲學家提出的問題
柏拉圖已提出哲學中的大部份問題,關於「存在」與「改變」
中世紀的文化多半以口述方式流傳,部分原因可能是當時書籍很少,又不易獲得。一個主張要被接受,被當作是真理,就要能接受公開討論的測試。哲學家不再是孤獨的思考者,而是要在智力的市場上,接受對手的挑戰。(來挑戰邏輯上的正確性)
史賓諾莎的《倫理學》是用嚴格的數學方式表現。

  • 閱讀哲學的提示
找到作者中心思想的原則後,你就會想要看作者是曾能將這樣的概念在整本書中貫徹到底。遺憾的是,哲學家們,就算是最好的哲學家,通常也做不到這一點。
如果哲學前後說法不一,你就要判斷他所說的兩個想法中那個才是真的。

  • 釐清你的思緒
折學家意見合不合其實並不重要,你的責任只是要釐清自己的思路。
哲學家所提出的問題,比其他任何人所提的問題都簡單而重要。孩子的問題除外。

  • 關於神學的重點
有關信仰的文章中,信仰不是一種假設。

  • 如何閱讀「經書」
正統(orthodox)原始的字根來自希臘文,意思是「正確觀點」。這類作品是一本或唯一的一本正確的讀物。

第十九章 如何閱讀社會科學
  • 什麼是社會科學?
行為科學特別強調對可觀察、可測量的行為做系統化的研究,以獲得可被證實的發現。近年來,行為科學幾乎跟社會科學變成同義詞了。

  • 閱讀社會科學的困難處
自然科學的普遍用語仍未普及於社會科學,是因為,社會科學不能數學化,另一理由是在社會或行為科學中,要說明用語比較困難。為一個圓或等腰三角形下定義是一回事,而經濟蕭條或心理健康下定義又是另一回事。

  • 閱讀社會科學作品
進入第四層次的閱讀(主題閱讀)。在這一章裡,雖談社會科學作品卻沒說過「社會科學書」。這是因為閱讀社會科學時,關於一個主題通常要讀好幾本書,無法只透過特殊作者或一本書就解釋完成。

第四篇 閱讀的最終目標


第二十章 閱讀的第四個層次:主題閱讀
用於主動探討議題
  • 在主題閱讀中,檢視閱讀所扮演的角色
用於快速過濾與設定之「研究」主題,真正有效解釋的書以及其篇章。簡化書目到一個合理的程度。

  • 主題閱讀的五個步驟
  1. 透過檢視閱讀,找出相關的書以及相關的章節,是為了解決自己的問題而閱讀,而不是為了這本書本身的目的而閱讀。找出這本書對你的主題有何幫助?
  2. 在主題閱讀書是書在服務你,而不是你在服務書。是最主動的一種閱讀法。
  3. 帶領作者們與你達成共識,簡單來說,是一種大量的翻譯工作,建立共通的詞彙加諸在眾作者身上。
  4. 建立一組不偏不倚的主題,讓作者們來回答問題。列出問題清楚,先組織化架構化,研究的「概念或現象」的存在或特質有關。
  5. 分析討論

  • 客觀的必要性
建立自己研究中一套中立的詞彙與語言,避免受偏見影響,最好就是不斷回頭參照眾作者們的原文,重新再閱讀相關的章節。

以論說性的作品為主。而在主題閱讀中,是以難以包含小說、戲劇與詩是很困難的。

  • 如何應用主題工具書
倒過來,依前人已分類過的主題進行閱讀。

第二十一章 閱讀與心智的成長
良好的閱講基礎在於主動、也就是能提出問題來。
  • 好書能給我們什麼幫助
增進閱讀的技巧,需要讀超過我們能力的書。問題很多,無法完全理解沒關係,這正是效果之一。

  • 書的金字塔.生命與心智的成長
一本好書能教你了解這個世界以及你自己。變得更有智慧,而不是更有知識。
自己找出有特殊價值的書來,學習關於閱讀與生命,這些層次遠超過我們的書,就是偉大的書。而世上偉大的書對一個人來說不超過一百本。

附錄一 建議閱讀書目
附錄二 四種層次閱讀的練習與測驗

如何閱讀一本書(修訂新版)
• 作者: 艾德勒,范多倫/著
• 出版社:台灣商務
• 出版日期:2003/07/01
• 語言:繁體中文
•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226097

2014年1月19日 星期日

★全心推薦.完美的體驗 140118 心得【電影】雲端情人 Her (2013)

圖片取自網路
推薦原因至多五星

  • 故事★★★★★
  • 演技★★
  • 執行★★★★★
  • 音樂★★★★
  • 新意★★★★★

愛情裡先後才長大的人。電影裡的橘紅色調,難得一見,讓科技、未來、疏離的人際關係加點溫度。

.科幻未來片裡的老梗是,自大人類創造出難以掌控發展,大家還「哇哇哇~好棒喔~好棒喔~我要我要!」呈現無腦狀態,也就是《漢娜顎蘭》指出的邪惡的平庸。本片應用了同樣的元素,而限縮至微觀且心靈的層次。
橘紅色調,很舒服

隨著時間經過,Theodore(Joaquin Phoenix飾)的前妻會長大來到不同的層次,虛擬女友SamanthaScarlett Johansson配音)隨著學習與成長「就像一本書一樣,原本我覺得可以活在裡面,但是現在,你仍然是一本書,而對我來說,每一個字之間的距離是無限遠的,請原諒我。」(*白話文來說,就是,「你智商太低了,我跟你聊不下去了。」)
愛極了這部電影,兩大元素「鏡頭」、「台詞」美到無與倫比,坐在位子上憂心著何時厄然而止,時不時流淚感動無以言語表達。
Samantha: "Yeah, I know what you mean. Last week my feelings were hurt by something you said before that I don't know what it's like to lose something and I found myself…"

Theodore Twombly: "Oh, I'm sorry I said that."

Samantha: "No, it's okay. It's okay. I caught myself thinking about it over and over and then I realized I was simply remembering it as something that was wrong with me. That was the story I was telling myself, that I was somehow inferior. Isn't that interesting? The past is just a story we tell ourselves."

詩情畫意,美到爆錶
.雖然是部科幻愛情哲學論說片,但導演對於經營畫面的用心,時不時刺中敏感的心。如,Theodore第一次與Samantha在遊樂園裡約會,Samantha帶著他繞來繞去。Theodore回憶前妻Catherine十年以來的點點滴滴,兩個人在馬路上頂著三角路障決鬥、Theodore一個人搭電梯下樓,電梯浮現的背景以及樓層觸控面板…太多了。(還有Amy的電玩demo”Perfect Mom”、或是Theodore玩的遊戲。)

更別提Theodore的工作美得像是「好幾本」詩集-Hand writing letter company手寫信代寫員。

尤其是當Samantha說「想到我們兩個沒有合照,於是我寫了一首歌。」天下怎麼能有這麼美的一件事…

Samantha寫曲、Theodore寫詞的歌。

音樂人林貓王寫關於本片《雲端情人》相關延伸的電影及音樂文章,非常推薦。

.最後,其實是我全然接受「我無法停止長大,因而無法再繼續和你相處了…」在愛情中仍然成長的人,就像Samantha與Catherine一樣,對於無法再珍惜眼下的愛情,以及對於自己究竟要往那個地方走去,也有其擔憂。做為愛情裡比較陽性的那一位,時不時要想想當太陽的意味。

參考文章:【時光之硯】雲端情人(Her):是她,是你,是我


Director:

  Spike Jonze

Writer:

  Spike Jonze

Cast (in credits order) complete, awaiting verification   
  

2014年1月16日 星期四

140116 心得【電影】瞞天大佈局 American Hustle (2013)

圖片取自網路
推薦原因至多五星
  • 故事★
  • 演技★★★★
  • 執行★★★★
  • 音樂★★★
  • 新意★

.欺騙。只要相信我們是什麼樣的人,我們就可以是。

.故事本身簡單,警察抓騙子利用他們騙出更大腳的。就像《亞果出任務》一般,若直線演過去,大家都睡著了。

.魔法來了,角本裡的角色每個都給演到100%,導演魔棒一揮-像阿基師讓每樣食材的美味發揮到淋漓盡至一般,不過仍然不是調和成一道菜-故事活了,活在每個演出盡為強烈的角色裡。

IrvingChristian Bale飾):禿頭啤酒肚,染咖啡色金邊太陽眼鏡,臉上就寫絕非善類,活脫是個金光黨。還是得再讚嘆一次,蝙蝠俠變中年肥男騙術高手,報答就是我一輩子都會記得你了。

Sydney ProsserAmy Adams飾):看過Amy不少片子,就要說這一片是她一生的精華、演技的高峰了。料想她是把鄉下土炮、脫衣舞孃、上流名媛、愛情傷兵,都先活吞下肚,才辦得到。出色!還有,求你們,讓她擦點乳液,好乾的皮…

Richie DiMasoBradley Cooper飾):好的,你還是演同一個神經病,跟《派特幸福筆記》一樣啊…好吧,如果演貪心算是一種新層次的話。

Rosalyn RosenfeldJennifer Lawrence飾):猜想編劇分配台詞時,是如何編派的,以致於Rosalyn一角拿到全劇引人注目的所有台詞,堪稱是神作了。Jennifer完全掌握住!我愛你!(以下這段稱不上最完美,但值得記下她顛倒是非,玩弄Irving於股掌間的強大實力。)

Irving Rosenfeld: "I told you not to put metal in the science oven. What'd you do that for?"

Rosalyn Rosenfeld: "Don't make such a big deal. Just get another one."

Irving Rosenfeld: "I don't want another one. I want the one that Carmine gave me."

Rosalyn Rosenfeld: "Oh, Carmine, I want the one that Carmine gave me. Carmine, Carmine, why don't you just marry Carmine? Get a little gold microwave and put it on a chain around your neck. You want to be more like Carmine? Why don't you build something like he does, instead of all of your empty deals? They are just like your f***ing science oven. You know I read that it takes all of the nutrition out of our food! It's empty, just like your deals! Empty! Empty!"
看網友寫的腳色介紹

.記念那個1970s,音樂順耳,本片原聲帶在誠品特價199元喔~(比iTunes還划算吶!)

那段舞廳戲,旁人頂著70年代的大麥克風頭,好迷人吶!

Director:

  David O. Russell

2014年1月15日 星期三

140106 心得【閱讀】讓好工作找上你:重塑工作視野 打造職涯優勢

圖片取自網路

todo

  1. 大志業說的就是幫助人。事實上,對「我知道你很忙,不過…」的問候語,最好的回答就是「我永遠不會忙得沒有時間跟你說話。
  2. 建立情感帳戶,並持之以恆。在規畫時間時,要刻意安排活動與社群裡的人建立感情。共進午餐、發感謝函、去部落格上留言,幫他們手上的案子、看到對他們有幫助的文章時,傳給他們看。(新增週期性待辦事項→關心家人、朋友)

summary

  • 本書談的是開創成功的志業
  • 你要找的不是工作,而是解決的重要問題。而解決問題憑藉的是熱情以及良知。
  • 只想找工作的人,寫的是履歷表。想要成就大志業的人,寫的是貢獻宣言。
  • 了解自己的優勢=天賦才能+工作熱情(解決問題的熱情)+道德良知
  • 面臨困境時要堅強 。建立獨立思維,工作是開創出來的。依賴與獨立之差在「你要讓未來自然發展,還是要掌控未來。你要繼續當自我感覺的奴隸,還是掌控你的感覺。」

content

Great Work, Great Career 
人人皆可成就大志業
請在你認識的人裡,找出在專業上效率最高、影響力最大的人。回憶他的臉。如,費歐納.伍德(Fiona Wood)的志業案例。
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雜誌近日報導,美國匹茲堡大學(Pittsburgh University)的約格.格拉赫(Jörg Gerlach)教授和澳洲伯斯(Perth)的整型醫師費歐納.伍德(Fiona Wood)合作,經過多年的研究和臨床實驗後,終於開發出新型的「植皮噴霧」
(資料來源: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20220/KFIM3CJUBZ9IA.shtml

第一部分:你要做出什麼貢獻?


第一章 了解你的優勢
優勢來自個人天賦+熱情+良知

工業時代,人是工具。知識時代,則視自己為提出對策、帶一套辦法來解決重大難題的人,主動為未來負起責任的人。
找出你的優勢組合。強調良知在工作上的重要性,即使是志業有些地方未必「可愛」,但還是得做,跟「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有重要的區別」。

1. 天賦才能。
慎重思考自己想發揮什麼影響力,而不是想要具備什麼功能(指工業時代)。你並不等同你的功能。如,
工業時代的工作者說:「我要成為微生物學家。」這是指功能。
知識時代的工作者說:「我天生好奇,堅持不懈,熟悉生物實驗室裡的事情。我想運用這些天賦協助研發對疾病抵抗力更強的糧食作物。這就是貢獻。特指貢獻自我的獨特性

2. 工作熱情
你對和工作相關的何種「機會」會懷抱濃厚的熱情?(但工作熱情和天賦才能未必相關。)思考自己的愛好:
.你閒瑕時都做什麼?
.你對什麼事情充滿活力?什麼事情讓你想要辯論一番?
.你都讀些什麼?
.你小時候對什麼事情感興趣?

3.道德良知
.你對公司、顧客及同事所負的真正責任是什麼?
(相較於你能做出的貢獻,你的職務內容何其有限。REF. 《第八個習慣》裡的自我授權)

第二章 找到你的理想
你想主動解決改善的課題是什麼?

匱乏思維模式與富足思維模式極為不同,就像是受害者與主宰者之間的差異。擁有富足思維模式的人知道,現在這個時候講求的是可能性,而非不可能!

你需要具備這兩個心態:
.首先,成為志工,而非員工
.其次,成為解決問題的人,而非要別人來解決的問題
成為志工而非員工。不要再想著找工作,轉而開始為了理想而自告奮勇工作。

客戶是有何問題需要解決?
問題是什麼?界定問題是你所能解決的。界定問題是創造的過程。這也是道德良知的問題:你應該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創意不是從解決問題開始,而是從發現問題開始。
做「需求與機會」簡報。(為雇主量身打造的問題研究與可量化的解決方案)提出解決方案時,成效具體化值得重視。用「什麼時候可以從X到Y?」來表示時間性。提出建議時別給人威脅感,記住與真心貢獻的差異。

第三章 貢獻最大的力量 
為此熱情,持續做出努力,帶著研究及計劃

找工作的思維模式=我是產品。
有所貢獻的思維模式=我是解決問題的人。
擴大自己的影響圈、在能力範圍以內自我授權。
「只要努力以赴,每一項工作是偉大的。」by Oliver wendell Homles。發揮小尾舵的力量,它是船隻航行時改變方向最小卻大的力量。

寫下你要做的貢獻
整理出個人貢獻的素材來源=想出影響自己最重要的人+期望別人對自我的讚美+分析自己的優勢+分析你的理想(研究課題後,你的對策為何?)
寫完後不妨與同事、主管討論,對於工作貢獻的期望是否符合?是否需要修訂?縮短人的認知落差。當角色改變或願景擴大時,可再寫新的貢獻宣言。
公式=我的 專長+特有價值+期望的成果

第二部分:你要如何做出貢獻?


第四章 獲得你想要的工作找到待解決的議題,自己創造出工作來,是可行的!

面臨困境時要堅強 。建立獨立思維,工作是開創出來的。依賴與獨立之差在「你要讓未來自然發展,還是要掌控未來。你要繼續當自我感覺的奴隸,還是掌控你的感覺。」如,導演史蒂芬.史匹柏就是一例,十七歲他混進環球製片廠,沒有相關出身自己闖出一片天。

在你的「影響圈」內工作,而非「關注圈」內 。關注但不代表能力所及,在影響圈裡持續努力發揮天賦才能,有機會擴大圈的範圍,我們最多的資源也只影響圈內。你想要的工作,百分之九十取決於研究深度,但大部份的人並不會努力去尋找那些資源。
如,丹的例子。他在小型信用卡交易處理公司擔任技術文件撰寫人員,後來運到裁員,他在研究公司縮減人手可能導致他失業的原因進行分析現一個嚴重的現金流問題,而由此自行研究提出解決方案。

影響圈工具
  1. 在關注圈裡寫出使你無法故出志業貢獻的最重要障礙,並為這些障礙編號。
  2. 你可以發揮響力的項目號碼填入影響圈。誰會樂意幫你的忙?
  3. 你主要的知識來源是什麼?書、期刊、部落格、電子報等?
  4. 什麼科技和工具能夠幫你解決問題?
  5. 必要時,你可以去那裡爭取預算?
  6. 擬訂影響圈內的項目實施計畫,然後毒著這個圓圈擴大!

第五章 建立自己的社群 
對人貢獻以增加/維持人際強度

大志業說的就是幫助人。事實上,對「我知道你很忙,不過…」的問候語,最好的回答就是「我永遠不會忙得沒有時間跟你說話。」

建立情感帳戶。在規畫時間時,要刻意安排活動與社群裡的人建立感情。共進午餐、發感謝函、去部落格上留言,幫他們手上的案子、看到對他們有幫助的文章時,傳給他們看。並持之以恆。

附錄:常見問題
問:什麼樣的覆歷表可以打動人?
答:針機雇主的問題:「你能為我做什麼?」,加以發揮。(管道就是研究如何做出貢獻)擬出大綱,說明你的工作經驗與教育程度如何符合這個工作的要求。不要使用萬用的履歷。

問:我在求職信中該寫些什麼?(區別:求職信是引言,履歷是自我規格式過去貢獻的介紹)
答:履歷表的目的是要取得面談機會,與雇主展開對話,而求職信就是要讓這個對話得以進行的機會。求職信最理想情況,就是像一頁提案,符合你從研究中發事的重要企業需求。
一頁提案=準雇主面臨的問題或機會+解決方案+時間與效益相關的數字

問:成功的求職面談要注意什麼事情?
答:與對方約面談時間的時候,不妨問對方你能不能提出幾個想法。然後回頭下工夫研究,面見時可討論。(先下手問那些問題需要解決)
面談時,面隔一段時間就停下來問:「這個資料有幫助嗎?我提供的資料是否符合所需?」
面談時,偶爾停下來,詢問筍報是否正確、有用。這麼做可讓對方有機會告訴你更多相關資料。假使對方覺得你的簡報離題,不妨停下來發問,再另約時間做更切題的簡報。務必讓這個對談能持續進行。

讓好工作找上你:重塑工作視野 打造職涯優勢

Great Work , Great Career:How to Creat Your Ultimate Job and Make an Extraordinary Contribution

2014年1月14日 星期二

★試著了解,即便我們永遠無法真正理解 140112 心得【電影】倒帶人生 Stuart: A Life Backwards (2007)

圖片取自網路
推薦原因至多五星
  • 故事★★★★
  • 演技★★★★★
  • 執行★★
  • 音樂★★★
  • 新意★★★★

.為一個nobody寫傳記,記念一段不可思議的友誼。

.作家AlexanderBenedict Cumberbatch飾,他演過《闇黑無界:星際爭霸戰》裡強大的外星人)在遊民收容所裡工作,因為一起遊民毒品交易,警方逮補了收容所兩位負責人,遇見了遊民Stuart Clive Shorter(Tom Hardy飾,他演過《全面啟動》)。而一起發起抗爭,要政府釋放無辜的負責人,因此成為朋友,Alexander動了為無民小卒寫傳記的念頭,與Stuart因而成為好友。
我甚至有時覺得看Stuart的角色演出,錯以為是記錄片。Stuart有多種精神障礙,會有攻擊危害他人性命的威脅,有多種成癮。但萬萬料想不到,隨著故事展開,一切其實源自於童年的侵害,以及他實則是個非常善良的人。不可思議。

Stuart
現實中的Tom Hardy
演出出色,Tom Hardy為戲減重,除了心理上的折磨、身體患有肌肉萎縮症,患者身體上現象以及他扭曲的性格,不可思議地活靈活現。對照《全面啟動》或是《特務愛很大》性格的模樣,投入之大。

.而當Stuart稱為「Black mist」找上他,致使嚴重的毀滅性格讓他做出傷殺自我、也傷害他人的狀況時,令人心疼,不知該如何幫助他走出毀滅之路。劇中多幕心警膽跳橋段,心酸酸
值得一看的是,Alexander起初的害怕,到他真心當Stuart是朋友,甚至邀請他至鄉間友人家渡假,沒人擔心下一秒Stuart或許就發瘋要殺人,也沒有人當他特別,就是一個朋友。不可思議。若是在台灣早就要抓他去關。
Stuart這個人物,值得我們省思了解,反社會人格中,真正深層的痛。社會機制,事實上並不足以滿足所有人。再提一次,他真的很善良。

友誼,不可思議。

Director:

  David Attwood

Writer:

  Alexander Masters (biography)

Cast

Cast overview, first billed only:
Benedict CumberbatchBenedict Cumberbatch...
Tom HardyTom Hardy...
Stuart Shor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