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4日 星期四

寫筆記的日記,與通達人生之路。151204【閱讀】打開大家的 Evernote 筆記本

Keep a notebook

Todo

  1. 重點在於讓資料轉換成更具體的行動
  2. 筆記的初心:不要陷入記錄的迷思,先用心生活與思考,再寫下真正值得再一次取用的筆記。
  3. 建構筆記應用在人際關係管理的思考與記錄,建立方法?
  4. 花一點時間回味自己的筆記,規劃時間重讀筆記。→已整理Evernote資料夾「學習」成「再讀」,整合歷年的學習資料夾。
  5. 找出「大人學」社群 
  6. todo針對我的生活及工作管理,時間提醒的解決方案(目前是什麼?有何可以整合簡化之處?)

Summary

使用Evernote做筆記與傳統紙本筆記的差異
Evernote更適合建立可搜尋的個人知識庫,同時個人知識庫之間尚可交流交換,透過筆記建立兩大類知知識庫:
①個人經驗的累積,如靈感、興趣、學習、工作、時間管理
②他人的知識,閱讀、網路文章剪貼、書籍(電子書PDF、紙本書scan建檔)
(相較於傳統紙本為檢索,數位化的好處,是搜尋快速)

體驗當下,記錄體驗。一昧記錄便丟失了體驗。

重點在於讓資料轉換成更具體的行動。

Content


記下靈感


人腦思考並非線性的,常在建構對於A的思考時,突如其他產生其他想法與念頭-靈感,利用筆記來即時儲存大腦思考的分心,存下思緒以「稍後處理」。

透過持續的閱讀、觀察、收集,有助於累積源源不絕的點子、案例、與觀念,能搜尋查找的知識庫,就有莫大幫助。

可能的點子記錄法:寫下簡單標題,再加上一兩行論述,存下後,後續再拿出來發酵發整即可。

重點在於讓資料轉換成更具體的行動。

工作與生活中的大小事,都是由「未完成的狀態」開始,我們有沒有學會一個方法,可以幫我們保存未完成的狀態、培養(與發展)未完成的內容,然後朝向完成邁進呢?

不要陷入記錄的迷思,先用心生活與思考,再寫下真正值得再一次取用的筆記。放下記錄的急迫,先去品嚐、先去思考,先體驗並且先產生自己的想法,然後把這個結果記錄下來,這樣的「想法(體驗)筆記」會是更有用的。


簡化筆記分類

是全書受訪者都有的共同想法。

重點在寫下筆記後是否能再次閱讀的價值(向過去的自我學習)。
是否能記下別人的資訊後有所行動。

以理財作者艾爾文而言,共分三類①現在需要②未來需要(兩者皆為工作用途)③收集箱(工作以外)
以管理顧問李仲庭而言,分三類①File,網路上找到的資料②Note,私人筆記③Task工作依專案管理清單。(人不會因為分類而多出時間,同時的時間我就是要處理所有的工作,既然如此,何必分類。)

利用筆記和(過去)自己深入對話
筆記不光是記錄,亦可用做思考:
蒐集:嗜好收藏的人,Evernote幫助有效管理收藏。
關聯:能觸類旁通的人,Evernote可以連結不同時空的想法。
戰略:思考周延的人,Evernote適合把資料重新組織架構。
思維:愛動腦的人,Evernote是隨時隨 地可以寫下想法的筆記。


實踐夢想

筆記用於生活:
時間排程裡「有了生活的位置」,不再只有工作。
有計畫地實踐個人興趣
實踐生活的成就感

碰到工作專案中,憑筆記收集資料、記錄過程、設定目標與待辦清單。夢想當然也能依樣畫葫蘆。

關於整理資料夾,透過年度重新檢視排列資料夾,讓自己重新思考與回憶過去與現在的連結。


將學習所得知識系統化

idea:用Stitch的圖說功能幫家裡裝潢的空間,丈量後直接在照片上註解,一清二楚。

簡單有效的三層式筆記格式
適合Evernote垂直軸方式分出「行動」、「構思」、「封存」三個記錄空間,這樣的三層空間剛好可以幫助我們(由上至下排列):
①決定自己必須採取的任務(行動)」由構思過程中,產生的行動任務
②「精煉出自思考與學習的重點(構思)」,流水帳式也ok
③「暫存或移出參考資料(封存)」,過時無用的構思,則移往此區
此寫作是動態的、流動的,適時可搬移

寫作論文
需有效完成資料學習與整理的流程
①讀文件
②抄寫可能有用的段落進Evernote中,註明出處,同時把英文翻成中文(同時強化自身的理解)
③以上動作,在研讀資料的當下,就分段完成論文裡的片段文字,最後整合就容易許多。
④另外,把Evernote筆記印出來,攤開來檢視,以找出資料之間更好的架構,就像打開多個視窗一般。(列印時選一張2頁,減少Evernote預設字太大)

收集資料的當中,便註明將來可能的用途,甚至根據那個用途來對資料做第二次的整理,大大提高資料可用性。


優化工作的筆記

工作上,把事情有效的記錄下來,便是當場寫下「該如何行動」
①當下拆解目標,排出簡單執行步驟
②分析問題不明之處,先跟同仁討論觀點
③以將複雜依務拆解成簡單小步驟
★真正值得記錄的,是這些「自己想到」的思考過程

筆記應該要被反覆的修改
記錄工作記就好像是寫一篇文章,第一次記錄只是初步方向,第二次修改開始完善大綱,第三次重看就像是打草稿,最後慢慢把每一段文字寫完,也就是把工作筆記改到,在想法與執行步驟上都是最完善的狀態。
→todo:建議工作上的工作任務清單,文件標題以SOP加上任務名稱

如何優化工作流程
→todo思考:瑣碎任務的工作流如何重整?如何能自動記錄工作過程?
來源:
客戶的email
即時通訊的訊息
寫作中的企畫書
重要會議內容...

協同工作與筆記的整合流程
過往的協同合作服務設計:交換已完成進度(的檔案)
更進步的是能涵蓋分享:草稿與準備階段
Evernote讓團隊夥伴共享一整個記事本筆記,涵蓋了檔案交換,加上草稿大綱、靈感想法、工作日誌與心得,等各種準備階段的協同合作。→並可累積成團隊的經驗的wikipedia維基百科,工作事務均可往裡面查找。

團隊工作使用紙本與Evernote的不同
數位化可以:共同檔案、分享工作日誌與建立企業知識庫系統
共用記事本的傳承與效率


時間管理&筆記

時間管理不光是建立時間提醒,如十點會議,九點半時彈性提醒。而是,包含完成此事件”會議”的事前準備項目,如準備會議資料,與同事討論想法,準備簡報,製製作圖表,以及順利地在十點開成會議等等。

todo針對我的生活及工作管理,時間提醒的解決方案(目前是什麼?有何可以整合簡化之處?)


打開大家的 Evernote 筆記本:50位職人x 50種思考x 50個活用,為什麼這樣做筆記可以解決80%的工作問題
作者:電腦玩物站長
出版社:創意市集
出版日期:2015-09-12
http://www.taaze.tw/sing.html?pid=1110076044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