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0日 星期一

141030 【閱讀】美學的經濟:台灣社會變遷的60個微型觀察 (2005)

圖片取自網路

Todo


  1. 找書:小說家喬依斯 James Joyce著有《都柏林人》、《年輕藝術家的畫像》、劇作家貝克特Sammuel Becker《等待果陀》
  2. 聆聽:華格納的管絃樂作曲法有著特殊的集體性加喚,聽者容易產生獻身的榮耀感。
  3. 學新字:偏執狂Paranoia、世代交替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英國管家Butler
  4. 鄭陸霖的個人blog


Summary



  • 只要我們更多地去享受生活,我們就能更快地轉型經濟
  • 身體自由
  • 消費帶來的自主、自由與自我表現
  • 台灣需轉型服務業


Content


導讀:美學經濟在台灣
有美學的、風格化的生活條件,才可能有美學的、風格化的產業發展。
生活條件與產業條件相合者強,相離者弱,相背者亡。


第一章 美學的經濟



美學的經濟--探索台灣新興的「消費社會」
以自由為名的資本主義,真的能帶來全新類的自由嗎?答案顯然未必。國社會學者伊里亞斯(Norbert Elias)就指出:「自由競爭」會衍生出兩個副作用力--「消除競爭」(elimination contest)和「壟斷功能」(monopoly function),它們互為因果的運作,終將使極少數人擁有「自由」,而多數人淪入「不自由」的境地。


設計,就是國力!
在《經濟學人》雜誌描繪的「通貨緊縮」無邊壓力下,標準化、無差異化的產品只有不降低毛利,勉強在低所得消費者市場殺戮求生存;而要在高所得消費市場爭取認同與好感,為產品取得高注意力和高毛利,製造者就必須要擁有「商品的生活提案」能力--因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理由不再只包含「功能」而已,「還包括『儀式』和『自我的時尚』」法國消費社會學者歐海爾(Tufan Orel)分析:儀式,指的是彰顯自己的身分和品嚇自我時尚,則意味著消費者會透過商品,來不斷試驗自己新生活的可能性。


數位時代&類比能力
類比經濟體的魅力
相對的,類比的世界是一個遲緩的經濟體(相對於數位),它靠的是文化和創意的價值塑造,而非前仆後的科技學習和超越競賽,而且有意思的是,它們最終還主導了任何產品和服務的內容--當然也包含數位產品在內。



來吧,台灣的品牌元年
和世界各國比較,台灣的製造業員工所得和佔GDP比例都偏低,不外乎幾個因素--我們生產的商品較沒有差異化、我們勞工的技能無法差異化、台灣沒有專利型產品(只好作代工),或牙激進地一點來思考:我們缺乏工業品牌。


安特衛普的夏天
再次指出類比產業的重要性
人類生活的重心卻是模擬、類比的,人透過五官所感受到的世界,人的情感,由光線所呈現的繪畫、由音波綿延來的音樂,都是類比的訊息。


風格競爭的年代
知識財的力量壯大
為什麼說風格不是知期campaign,而是長期承諾?因為消費者的認同是一種共同參與的情感,他們期業分分秒秒都能實現彼此約定好的價值。


髮型爆炸的始末
變換髮型
個人重新獲得了主控自己身體的至高權力,也暗示了社會自我的快速解組、重組成為常態。透過頭髮的色彩(人格改變)、長短(權力改變)、層次(品味改變)、直或(性向改變)的創作,個人隨時變換身份、彰顯自我的個性,社會開始依髮型來重新度量人。


第二章 新消費社會



快感的社會
個性工作抬頭
如果創意來自於個性,來自於一種專屬於個人感性和理性交織的抉擇,那麼如何催生出這種新穎的能力,便成為現代人焦慮感的來源:我如何發現自己獨一無二的個性?我是個有個性的人嗎?對此,EMBA幫不了什麼忙;企管顧問是首先要被改革的對象,更無法幫你;部門主管則比你更自身難保--這下怎麼辦?
答案在於自己的身體!有什麼比自己的身體,能給你更一無二、專屬於你的感受;而藉由這種私密的肉體和心靈對話,你所產生的意念、激動和感動,正是你獨一無二、創造自主抉擇的創意的源泉。透過身體感受的普同性,你了解了自己,好像也似乎理解了其他創意人、群眾與市場。

心理學家指出:在最巔峰的興奮和最極致的痛苦中,身體才能獲得快感,只有在此心智噴出的關頭,自己才能豁然開朗:我是誰?我渴求什麼?我厭惡什麼?在希望和恐懼交會之處,人因此而掌握了自己的個性--一種cutting-edge的感性和知性?


卡哇伊運動--探究自拍風潮
社會由個別狂熱到集體興奮,又和台灣過去長期壓抑身體的傳統有關。從小到大,我門被禁著去談論身體、展露身體,社會上只有幾種俊男美女的刻板印象,讓我們個個自慚形穢。不少研究指出,這種禁忌的普及是為了「維護台灣工廠的最佳生產效率」,一方面避免身體的展氣動性慾,破壞組織安定的基礎;一方面要泯滅由身體自然展露的個性,貫徹集體/公司利益優先的意識型態


液晶顯示器之夢
「我為何要活著?」、「我要如何活著?」、「我最終要成為何種人?」,能否妥善這些回答問題,決定要是否可以穩當生活。但也因這些問題既抽象又複雜,人於是會找出一種簡便的方法,畢其功於一役,那就是塑造一種「理想型」的人物或生活風格來認同(同時解進上面三個問題),藉由每天朝這個認同的自我實踐和準備,人的生活也就開始篤定起來。譬如說「我要成為另一個林志玲」、「我要做下一個張忠謀」。
你我都明白,這套每天周自我的工程,泰半已由「消費」此一行為接手,我們藉由每次的採買,體現了自己的自由。


作自己的經營之神
服務業升級,才有未來
投資製造業的隱憂,是太容易受到「雷同之害」;投資服務業的機會,正來自它差異競賽的天生產業本質,只是從事服務業需要一種的心情,一般公事公辦的人很難有之。製造業賣的產品,是透過機器大量生產出來的,彼此間的差異來自成本和售價,一旦領先者的生產技術被趕上,利潤只得隨之下降。候務業產品是消費的消費體驗,由創業者自己的人文情感、管理智慧和創意決定,競爭者難以複製。


小眾媒體的春天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校長在一篇針對自家新聞所改革的文章中說得好:現在美國大眾媒體要不是媒樂新聞,就是要千方百計找新聞中的娛樂,原因無它:除了娛樂,其他的內容都太皆眾了,每一小撮人熱愛的新聞就有一大堆人視若無睹,在收視率=廣告收人的鐵律下,自然所有內容都得娛樂化。


研究林志玲現象
一個明星,通常只在一個特定的情境中,才能獲得社會中特定社群的認同,從而造就大規模的集體動器而如果這一個明星聰慧得可以與支持她、眺望她、看守她的社會與日俱進,這一個認同氣及就可以轉變成更加波瀾壯闊的文化運動,例如上個世界六○年代的美國賈桂琳.甘迺迪、九○年代英園黛安娜王妃,都別在美、英社會對抗舊勢力的年輕人支持下,成為全世界歷久不衰的符號明星。


管理的東方主義--許文龐與奇美
台灣企業充滿無盡緊張、力和內在焦慮的根源;也是巴勤斯坦學者薩伊德(Edward Said)所描繪的東方主義後遺症之一環:東方人用著西方眼光看自己,愈是愈得自己一無是處。


小店風範學--台灣經濟成長的invisible生力軍
小店對市民就業的貢獻

根據統計,一座投資一千億台幣的十二吋晶圓廠,約略僅能造一千個工作機會;但批發零售和餐飲業只要投資六億、社會及個人服務業僅需八億、工商服務則是十一億,就能同等地創造一千個就業人口,換句說話;服務業的就業創造能力是晶圓代工業的一百倍
既然小店如此重要,那麼為何台灣的小店經營始終不出色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由製造業出口立國的台灣,長期以來也以製造業「勤奮、紀微、節儉、泯滅個性、團體齊一」的價值,作為社會的集體價值。因此,照理說是該刺激消費、活潑人心、營造體驗和夢想的服務業,也隨之成為困板、制式、成本導向的製造業延伸體。


第三章 創新方法論

第四章 全球化衝擊



東亞雙城記--台北+上海的一種狂想組合
人才的創意地理
美國卡內基美侖大學管理學教授佛羅里達(Richard Florida)二○○二年出版了一本很有意思的書,叫做《創意新貴》(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書中他分析,以創造有意義的新形式為業的創意階級,在全美國總就業人口達三八三○萬,已經成了美國經濟的主力。但書鞏最有意思之側,了是他意外所得的研究發現--創意的地理學。
統合全美四十九個百萬人口都市就業實證資料後,他發現:以創意為專業的工作者,除了「所得較高」的共同縱分特色外,他們也往往集居在某些特色城市,這些城市共同的特色是:創意階級佔總就業人口比例高、城市的創新能力強(每人平均專利數是指標)、高科技產業數目多、多元化(城市「容忍同性戀人口的指數」為指標)。「創意地理學對經濟成果的影響力,關鍵在於3T--科技Technology、腦力Talent和包容Tolerance」佛羅里達教授說:「充滿生氣的鄰里生活、住家附近的戶外休閒、以及最新潮的樂團,比大型遊樂場更能吸引人才和科技產業。」雖然城市會因刻意扶植某些產業引來新興的就業人口,但這些人口中的創意之士很快就會向著3T的城市逐水草而去,原因無它:創意只有在日新月異、活潑奔放、包容多元價值的地方才能激發更多創意。


第五章 人文的思索



郭台銘與尼采
台灣沒有兩千年基督教的自我懺悔傳統、也遠立中國儒家適應現世的消極中庸,卻有著四百年搶水田械鬥的真實記憶;正因如此--講價格殺戮的代工產業,台灣舉世無雙!


熱淚盈眶的小店東
高度個性變成另類單調很容易!
為什麼應該是高度個性化的生活產業,在台灣會成為集體化的另類單調?我覺得原因有二:其一,大家還是用製造業的慣性從事才霧業,把該有的創意點都標準化了;其二,經營者的缺乏自信,大家爭相學習某種熱門風格,反而沒有風格。不管其一或其二,關鍵都在於台灣缺乏「自己感動」、「自己思考」、「自己選擇」的個人主義之啟蒙;也就是說,我們雖然那麼追求風格,但忘卻風格「只誕生在個人生命哲學」的日常實踐裡,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與眾不同。



口味和好人生
一道好菜,要累積多少自己味蕾對各種食材的記憶、要經歷多少不夠味或不對味的自我批判、要旅行多遠以爭取異國味覺來激發靈感?光靠規格化的食譜是不夠的,因此這些業餘大廚多有私人祕方,要不是掌握某種特定食材的供貨小店,就是內藏某些提味關鍵小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